“9个人服务78个部门”浙江多地在应用领域推进

浙江多地正在推进政务应用集约化运维改革,降低成本。 11月7日,宁波市数据局网站发布文章称,今年7月底以来,宁波市奉化区坚持采取切实措施、求实效、全方位,90天内高速高效完成集约化运维改革。运维服务由原来的“38人服务21个部门”变为“9人服务78个部门”,全力打造集约化运维新路径。截至10月底,信息技术岗位人员减少76.3%,应用系统减少39.3%,运维成本降低30%。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具体来说,一是破解“硬骨头”,实现“选贤任用,循环编制”,打造精干、高效的团队。大力推进机构人员配置,按照“人员随用随配”的原则,科学整合全区现有机构编制。我们从全区从事信息工作的49人(其中在职人员38人,编外人员11人)中选拔了9人,调到区区服务中心。组建了相关部门所属的专职信息机构6个,机构编制部门从区事业单位抽调25人。二是清理“旧账本”,通过“全面分类管理优化”实现资源强化、效率提升。明确政务应用账号运维,软件规范化各区各部门硬件基础设施和非涉密应用系统均纳入改革范围。梳理了现有应用系统84个、硬件19个、其他运维包105个。运维项目分批实施。目前,已完成47家单位运维清单移交,依法依规关停整合33个低效应用,有效控制总量、管理库存、提升效率。三是创新“拳击组合”,以“管理扁平化、服务前移”实现服务无忧响应。运维服务围绕“接听、遵纪守法、保稳定”,转变运维机制,灵活推出分区就近的服务模式,建立集约化运营和管理体系。维护团队,管理区域内各部门的运维工作。模式经过科学配置,打造“一班一单元”管理模式,实现运维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政府已在机构聚集区增设了3个“服务点”,明确技术人员3分钟内响应,15分钟内到达现场。加强运维服务考核,围绕“故障响应率、系统可用率、用户满意率”等关键指标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服务费缴纳、合同续签等挂钩。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10月16日,奉化区区长魏建根在全区数字政府2.0建设第二次例行工作会议上指出,集约化运维改革动员大会指出,数字政府层面建设是一项自上而下部署的系统性工作,省市两级高度重视。以集约化运维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各类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精准解决系统分散、重复建设、运维低效等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改革目标,提高定位,超前谋划、快速行动,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宁波市象山县集约化运维改革也在加速推进。象山县数据服务中心10月3日消息,今年以来,象山县数据中心南都数据服务中心锚定全省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化运维改革试点任务,精准测算“缺口账”、“时间账”、“潜力账”三台账,坚持内外协同,有序推进一体化感知、集中协同、一体化智能管控、一体化维度分析、一体化高效服务“五套”工作。其中,该县致力于资源利用,通过升级基础设施、工具组件和安全防护能力,持续优化站点服务管理;依托浙江正定工作组等轻工具和内部运行,构建良好的协作机制,保障运维管理平稳过渡。截至目前,集约化运维中心已正式启用。 12人专业操作维护办公室内组建并组织了由运维咨询、安全防护、数据管理、运维保障四个专业团队组成的CE团队,实现运维服务的强化和专业化。象山还实行“统一管理、技防、联防协同”模式,按照“一部门一策略”的原则,完成县政府应用系统的全面分类分级,同时对信息资源现状使用状况、网络状况、经费投入等进行多维度评估。对审核后拟下架的项目,督促相关部门纳入或取消,剩余项目转移至集约化运维中心,划定边界。f 通过签署备忘录来明确责任。截至目前,已有45家单位完成备忘录签署,实现了政务应用系统的全面规范管理。据湖州日报今年10月报道,记者从湖州市吴兴区政府办公室数据管理科了解到,该区启动政务应用集约化运维改革以来,全区不少政务应用运维支出大幅压缩,累计财政资金5214万元。其中,法院智能设备维护项目每年可节省近70万元,操作平台平台及维护项目每年可节省近22万元。报告称,政府应用包括相关计算机、监控、大屏、APP等应用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生成数据的设备。 “过去政务应用的运维没有统一标准,总体支出相当大。”吴兴区政府办公室数据管理科科长邵泽银表示,作为省级集约化运维改革试点,吴兴区现已探索出“订单申报、统一集约采购、按实工单结算”的创新闭环机制。由于闭环机制的发展,近三年运营及区域维护成本平均每年下降34%,部门的节约理念也明显改善。公共视频监控曾经是该地区硬件的主要支出。近年来,该区再次更换为公共视频监控,部门已投入使用来申请共享。 “比如水利部门以前提出在某个点位安装监控,但现在发现其他部门已经在该点位安装了,所以正在申请共享。”市公安局吴兴分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张涛表示,此举三年来节省财政支出1.06亿元。吴兴区政府办公室表示,今年年底,该区力争实现政务应用运维支出较市场平均价格下降35%以上,财政预算专项支出大幅削减,安全风险及时化解率99.9%以上。